今天继续阅读「投资中,我相信的事」
今天阅读了2个章节,共20分钟,这部分内容我觉得感触蛮深的,值得反复阅读思考
第二章,最后一个部分的主题是: A股与闪电
万得全A指数在过去20年里大约有4800多个交易日,长期投资的收益仅由涨幅最高的30天决定,占比只有0.6%。因此,当闪电劈下来时,你最好保证自己在场。
就像去年的924,经历了就业压力,房地产下行,外部环境变化等压力,感觉世界一片死气沉沉的,结果924会议一开。感觉一切基本面都好转了,就业压力,金融压力,房地产压力,全部都没了,A股噌噌噌的往上蹿
所以想要被闪电砸中,只能保证自己在场,保持足够高的概率,才能迎接来闪电,当然这也会带来持有体验不好的后果,毕竟A股整体波动太大了。
抛开波动,长期看,A股美股的长期收益差不多,那持有体验确实天差地别了
国内经济基本盘是房地产,现金、存款、固收,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只有10%左右,每次A股短期脉冲行情,由存款搬家带来的。
但是A股作为财富粉碎机,存款进来之后,快速推高泡沫,泡沫破了之后,又剩下了一地鸡毛,然后进入牛短熊长的节奏里去了
而美股的基本盘就是股市,所以相对来说,持有体验会好很多,大部分是熊短牛长的节奏
当闪电劈下来的时候,你最好在场,这反应的是钱背后是不同的认知,中国城市化,用30年的时候,走完了欧美200年的路,认知的改变需要时间的积累,需要经历,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吧
有人想努力改变这种现状,降低波动率,提升持有体验,我觉得蛮好的,知行合一,创造一个低波的市场,为广大赌民提高持有体验,那么整个市场的发展或许会更加的和谐,健康
Gradually, then suddenly.
第三章节讲的是投资是一个向内探索,向外求真的过程
时常审视自己的内心,然后去外界寻找自己的答案
然后讲了钱、工作、投资
我们追求的不是钱,追求的是钱背后的人类创造出来的财富,即对应的资源、产品和服务,钱只是一个交易的媒介
想获得钱,需要创造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,满足人们的需求,这样钱就会过来了。
普通人创造财富,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工作了,通过工作提高劳动价值,创造相应的财富
钱的背后是财富,工作的背后是创造,通过劳动,创造人们需要的东西,这才是工作的本质
公司作为一个整体,共同向外交付服务、资源、产品,创造相应的社会价值
最后一个是关于投资,投资一部分是投钱,将自己的钱投入到股市、债券、储蓄等地方,谋求财富增值,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点,是投资自己
想想投资自己,持续获得创造和财富的能力,是不是很酷
把自己当作资产,持续的投资自己,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,对抗通胀,再也不会有莫名其妙的焦虑,我觉得这种状态会很不错
需要持续不断的发掘自己擅长的方面,找到需要这个能力的人,提供一些价值,用能力去对抗通胀
就像孟岩的文章,写的内容,可以出版书籍,虽然现在出版业可能不赚钱,不过有人持续买的话,肯定版费收入也是一笔持续的收入
为像我这样的韭菜,提供了去观摩思考别人有价值的经历、思考等的渠道和机会
当今这个社会,用好杠杆,提升自己的判断力,比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努力去做,会更加的重要
决定做什么,怎么做,提供优质的判断、决策,扩大杠杆,带来的收益会非常的巨大
所以,人的脑子还是要动起来,多思考,多决策,提高判断力
找到自己的专长,承担相应的责任,利用好杠杆,把自己当作资产投资,好好发挥自己这个资产的能力和作用,最终,你的才华和努力,会获得相应的回报
那么提高判断力和决策质量,读书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,多读好书,多看经典的优秀书籍,精读好书,求精不求多
现代社会,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要太多,缺的不是书,而是静心读书的时间、耐心、求知欲
如果你也想培养一下耐心、静心、求知欲,也可以像我一样,先从每天专注读书5分钟开始做起,凡事先做起来吧
如果后面能实现这种状态,那就非常的好了
最好的工作,是终身学习者在自由市场的创造性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