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信书不如无书

看书的时候,还是得对照着来,思想要辩证、批判的看

邻家的百万富翁,构思于1973年,里面的有些数据、行为可能已经过时,而且中美国情有较大差异,但是传递的一些思想,比如节俭、自律、规划,奋斗和继承,如何挣富人的钱等核心思想可以学习

今天读完了「邻家的百万富翁」,微信读书大概500多页,每天阅读20-30分钟,大概4-5个小时可以细致的看完一遍

最后一个章节的主题是职业选择方面的话题探讨

职业的选择将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: 时代中有前景的职业+超出平均水平的努力+坚持+智慧,将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/目标

有句老话叫光看见贼吃肉,没看见贼挨打,个体户成为富人的概率远比企业员工高,高了接近4倍,但是全美只有18%的家庭是个体户,个体户中成为百万富翁的数字那可能还得再少

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,打工维持一个下限,成为个体户要付出比打工多的多的困难、艰辛、风险,尤其是风险,可能搞到最后一无所有,还负债累累

image-20250514212657289

事情是否能做成,很大概率上还是和人有关,没有繁荣的行业,还是要靠人来跨越周期

image-20250514212946846

另外人或许本质上就是思想懒惰,收藏=会了,买了=会了,看这个说的有道理=买了,没有自己的判断,被热点牵着走

这个和现在的自媒体甚嚣尘上很像,蹭着热点宣传这个风口,再不跟上风口就要被时代抛弃辣,我的课不要9999,只要998,快来加入吧

这种现象,看来中美都一样,成功学、贩卖焦虑,被课割了一遍又一遍

image-20250514213448298

唯一的不变是变化,社会终归是剧烈波动,向前发展的,保证能随时跟上时代潮流,适应外界环境,做出应对措施,或许才是真正不变的内涵

image-20250514213514411

这个数据再次表明,个体户虽然成为百万富翁的概率大,但是大部分个体户,熬不到那一天,中国的小企业平均寿命是3年

image-20250514213642267

做特定领域的个体户,还是企业主,个体户专供特定领域,投入小,风险小,可能比成为企业主的风险更低,然后盈利能力还更高一截

所以有自己的特长,有自己特定的收入来源,做个特定领域的个体户,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

image-20250514213825519

用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护城河,做专业领域的个体户,这些都是富人真金白银投票做出来的选择,可信度更高一点

富人子女的资本是知识,而不是父母辈的小企业,穷人家的孩子啥也没有,能靠自己混成富一代就牛逼,混不出来就拉倒

image-20250514214022063

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,不可能存在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低风险、高回报的好事,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直面恐惧,做好风险控制,然后冒险去吧

不能对风险如鸵鸟般掩藏,而是要能拿出勇气,去面对风险,并在合适的时候,进行一定的冒险

image-20250514214310710

本书最后一页,个体户中的百万富翁的行业或职业,是开殡仪馆的,或许人都要死的,殡仪馆确实是个会永久存在且利润还不错的生意

image-202505142145442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