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继续阅读「你好陌生人」剩余部分

第六章是本书的倒数第二个章节,讲了发起你好陌生人这个系列对话的目的和考量,阐述了他们想要达成什么目标

最后一部分本书编辑老师讲了他们为了实现这个对话访谈,以及传播传播做了哪些准备和努力,专业团队定好方向之后,剩下的就是打磨交付、执行、验收了,做事目标清晰、条理清楚、结果显著

在无处不在的数字网络世界,我们人愈发的忽略附近,一头扎进网络世界,物理空间上的附近仍然存在,但是附近这个概念在个人的脑海和意识里在逐渐的消散、模糊、空洞,内心敏感、复杂,被网络世界的情绪牵着走

上班如上坟,上班盼下班,周一盼周末,入目所及,同事都是仇人,朋友见一次好难,内心越来越脆弱,封闭,然后将自己封闭

不得不说,这种状态确实是不健康的,缺失了很多和真实物理世界的连接,这样或许会在长久之后迷失自己

所以项飙老师选择了你好陌生人这个主题,或许是想帮助逐渐失去附近的大家,重建对附近的感知,找回对世界的连接吧

项飙老师这里着重解释了一下,和陌生人连接部署说要直接和陌生人交朋友,可以去观察、注意、感受,拿别人的状态、经历补充自己

我觉得这才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解释,直接交朋友也太可怕了,只有E到极致的人才能做到吧

image-20250731214917541

当我们可以发现附近、重新看见附近之后,或许就能理解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生态位,系统是如何运转的,我们对生活的控制感会稍微回来一点,这样有助于我们减少焦虑

image-20250731215158254

在和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,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,彼此多一点真诚,少一点套路,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会帮助我们逐步的建立信任

信任建立之后,就敲开了对方的防备和戒心,推开了一扇新的门

另外现在线上交流的成本极其之低,微信式的即时通讯,预期是一条消息出去,马上就能收到对方的响应,没有喘息和思考的空间,不希望等待才能说到回复,耐心缺失

而通过信件的方式,不预期立马收到响应,会花时间,有耐心,会耐心等待,会有点期待和喘息在里面,这种交流方式或许是更加舒适的交流方式

image-20250731215818252

当下的社会,什么都在加速,吃饭、工作、娱乐、社交,都要被压缩时间,获得更多的时候去加速做新的事,这种急匆匆的、压缩式的、赶命的仿佛像一双无形的手推着我们在前进一样

很多都追求短期的效应,没做之前,先把意义先搞明白了,像极了工作中每个季度要提前制定的okr和kpi,当然工作是商业行为,追求这些无可厚非,但是我们的生活中,或许能放慢一下脚步,静心去感受生活,找到生活的抓手,感受生命过程的意义

image-20250731220232832

在熟悉的陌生人中,最重要的莫过于父母,父母可以说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,平时联系少,只有长假才有机会回家看一看,平时和父母缺乏交流,和父母会变得越来越陌生

代际经历不同,想法不同,沟通不到一起去,也会加大和父母之间的隔阂

我觉得和父母沟通过程中,多归因给外部,大家一起大骂外部环境,然后找到和父母同频的话题,驱动他们自身去思考、感受

重要的是要愿意去听父母的唠叨,多和父母展开对话,避免陷入无聊的吵架当中,重要的是互相体谅,良性循环

image-20250731220643780

当代的年轻人被各种压缩、挤占、加速,很多时候都是被社会洪流推着走,很少有空闲会停下来歇一歇,整理自己、清空自己、放空自己

从出生开始,到死去,每一年都很关键,被绩优主义激励,乐此不疲的玩人上人游戏,只有遭逢重大变故或许才会停下来想一想,歇一歇

上一本看的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」,不止是家里的物品需要整理,需要断舍离,一些无法令我们心动、触动的情感、意识、习惯、行为也需要定期整理,扔掉自己不再需要的、无法让自己怦然心动的,收拾好自己,重新出发

契机或许是一场大病,一场大哭,自己顿悟,遇到契机就抓紧机会中场休息,调整一下

image-20250731221232241

年轻人玻璃心是好事,钢铁心那得经受什么样的千锤百炼才能实现,小时候应该都看过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」,千锤百炼、百炼成钢

年轻人应该趁着年轻多发泄下情绪,年纪大了,心如磐石就不好了,年轻正应该是情绪多元化的时候

image-20250731221533569

生活中如果只有必要的事可做,那真的好无趣的,比如必要的事:吃饭、上班、睡觉,没了

以现在的生产力来说,维持我们生命存在的必要的东西,已经远远达标了

但是我们生活还是那么的满,那么的枯燥无趣,那肯定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

当生产力仅够温饱的时候,为了必要的温饱要付出很多,但是现在生产力发达如此的当下,确实出现了点问题

人一直在被必要推着走,永远无止境,结婚需要房子,然后买房子结婚,结婚之后是生孩子,生了孩子要为了一家的口粮负责,循环起来了

人类在农耕社会之前,生活没有那么多必要的,闲暇日子很多,那我们生活在21世纪,岂不是都不如农耕社会之前的野人社会过的舒服,有点子反直觉了

image-20250731222142261

现实环境在这里,改变环境很难,改变自己很重要,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哪里,哪里就是我们心之所向

image-20250731222329752

全书围绕着你好陌生人这个主题做了一系列的访谈,从如何产生陌生人,如何去观察陌生人,到如何和陌生人产生连接

循序渐进的做了层层铺垫,整本书有点子高屋建瓴的感觉,虽然尽量大白话表述了,但是角度不同,立场不同,阅历不同,表述方式不同,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

很多地方看得比较吃力,有时候需要停下来慢慢看,慢慢思考

我觉得这样在当今什么都要快、什么都要加速的环境下,看书确实能找回自己的一点注意力

当然了,我们做什么事还是要先动起来,空想的话,这就只是个空想,还是要去动手去实践,比如写篇文章、读本书、出去看个森林,看湖水,观察一个陌生人,和陌生人建立连接,交朋友

看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

最后一部分是后记,贾冬婷老师讲了他们确定主题之后,如何围绕主题设计主题研究的方向和传播方式

首先是确定他们要做什么,然后是知道做什么之后,如何做到这件事,做到这件事之后,如何放大,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话题里

我觉得他们这种做事的思考和落地方式值得我们思考,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,确定自己要什么,怎么实现,如何效果最大化

这种条理清晰、目标明确、结果导向的链路值得好好学习

image-20250731223006657

image-20250731223229051